關注京津冀一體化 大氣污染不能單打獨斗
發布日期:2015-01-08大氣防治
“單打獨斗”不解決根本問題
時至深冬,霧霾成為京津冀三地人民最為關心的民生話題之一。省民盟在提案《加強京津冀區域大氣污染綜合防治的建議》中指出,京津冀及其周邊地區的大氣污染具有影響范圍大、持續時間長、灰霾出現頻次高、污染物的性質不穩定、變化大和濃度高等特點,一個城市或一個區域“單打獨斗”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必須開展區域聯動,綜合治理大氣污染。
提案指出,北京、天津都是人口密集區,總數達2393.3萬,京津冀地區人口密度和污染物的排放已經臨近了環境承載力的底線。但目前,三地尚缺乏應對大氣污染科學有效的手段,通過環境管理制度變革推進區域復合型污染的控制和管理是當務之急。為此建議如下:
一是開展區域聯動,優化調控系統,綜合治理大氣污染。由于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污染現狀與環境質量存在差異,屬地管理權限約束使得地方政府應對跨界大氣污染相對無力等因素,區域大氣污染防治處于低效率狀態。要徹底治理環首都地區大氣污染,光靠一個城市或一個固定區域的“單打獨斗”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須采取區域內各城市的一體化聯動措施,優化調控手段,在社會成本最小化、減排責任公平化、控制標準一體化、發展權益均等化等基本原則的基礎上,統一步驟、統一標準,責任共擔,建立區域綜合防治機制,實現大氣污染的聯防聯控。
二是進一步加大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力度,減少污染物排放。應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工業項目,優化第二產業內部結構。進一步促進第三產業的發展,引導發揮環渤海經濟圈的地理優勢和交通優勢,加速發展現代物流業、金融業、信息服務業、旅游業等,逐步改變第二產業在三次產業結構中占主導地位的結構布局。
三是進一步加大科學研究力度,為大氣污染防治提供技術支撐。依靠科技,攜手破解區域性大氣污染難題。應盡快建立大氣綜合污染控制研究長效機制,成立環首都區域大氣綜合污染控制研究中心,可設在霧霾影響最嚴重的河北省石家莊市。要從根本上解決大氣污染問題,需要加強各省市間區域大氣污染科學問題、關鍵技術、環境監測和預警系統、大氣污染情景分析和獎罰機制等研究,資源共享,協同攻關。
四是建立立體綜合觀測體系,提高大氣污染監測和預警能力。盡早設計、實施京津冀大氣環境跨部門監測網建設方案,分步實施監測網建設;逐步建立并完善環首都區域大氣環境綜合觀測體系等。
五是建立完善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保護好清潔源。張家口、承德等地區是環首都區域清潔空氣的主要來源地,2013年1-3月份京津冀出現連續嚴重霧霾污染天氣(AQI達到500),該地區仍然以優良天氣為主,因此,不僅要重視污染物的減排和控制,也要加強對張家口、承德空氣清潔源的保護與補償。
共同發展須構建一體化交通
侯慶虎委員建議,整合我省旅游景點資源,加大我省旅游業的宣傳與營銷力度,加強與京津旅游合作,促進我省旅游產業發展。提案指出,旅游業作為綠色產業,是一項包括吃、住、行、游、購、娛等六項活動的綜合性社會經濟活動,對拉動經濟增長、調整產業結構、增加社會就業、促進文化交流、推進生態文明、促進對外開放等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河北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5處,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670處,世界文化遺產3處,歷史文化名城5座。在《河北省旅游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指出,到2015年,將旅游業建設成為全省實現和諧發展、綠色發展、統籌發展的戰略性支柱產業。
侯慶虎委員為此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一是政府主導,企業運作,整合我省旅游景點資源。目前我省部分旅游景點仍存在分割經營,同一景區存在旅游項目重合、服務標準不同等現象,不僅給游客旅游帶來不便,也造成了景點旅游浪費,不能充分利用景點的旅游資源。建議制定相關政策,對景點現有經營者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或以入股方式,將景區分散的經營權收回,交由有實力的企業統一運作,政府強化監督。
二是加大我省旅游業的宣傳與營銷力度。旅游業是“形象產業”,形象是吸引游客最關鍵的因素之一,發展旅游業需要強有力的宣傳推介和營銷傳播。在宣傳旅游上,應政府主導與企業參與相結合,宣傳中突出我省旅游景點的文化內涵及特色。
三是加強與京津旅游合作,促進我省旅游業發展。我省與京津旅游資源豐富、旅游特色互補,京津冀旅游合作有良好的政策與自然條件。京津冀旅游協同發展首先應構建一體化交通體系,推動開通京津至我省主要旅游城市的旅游列車,在旅游旺季加開三地之間的旅游列車或增加旅游坐席,爭取形成三地旅游直通車網絡體系,構建城市間旅游公共交通網絡。其次是打造旅游信息平臺系統,共享區域內的旅游信息資源,盡快實現三地旅游部門、旅游企業、旅行社、景區、賓館、酒店等聯網;再次是整合京津冀旅游資源,推出精品旅游項目,聯合舉行宣傳、推廣,積極推動“京津冀旅游一卡通”,實現京津冀區域旅游市場一體化。
此外,還有省政協委員提出,促進京津冀旅游產業協同發展,須進一步轉變旅游經營模式,構建京津冀旅游產業一體化,進一步改善旅游產品結構,變“景區經濟”為“旅游區域經濟”,強化旅游商業演出和特色旅游商品產銷,提升娛、購兩個薄弱要素。
建立具有北方特色的旅游模式,將單純的點線旅游向板塊旅游模式上轉變,打造以北京、天津、石家莊、承德、秦皇島、邯鄲等城市為主的旅游中心。建立北京、承德、張家口等為主的皇家旅游、長城旅游、壩上旅游、民俗文化等為主的旅游板塊,建立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島等為主的長城旅游、海洋旅游、文化旅游、農家旅游為特色的旅游板塊,建立北京、保定、石家莊為中心的紅色旅游、山水旅游、名勝旅游、購物旅游板塊,建立以邯鄲、邢臺為中心的民俗文化旅游、名勝旅游、購物旅游、太極文化旅游板塊。
協同發展
京津冀應打破地方保護主義
省民盟在《京津冀區域產業對接及協同發展的對策建議》提案中提出,京津冀地區是我國北方最發達的經濟區和最大的產業密集區,具有地理位置佳、經濟基礎好、科技力量強等多方面的優勢,是21世紀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新亮點。京津冀地緣相接、人緣相親,地域一體、文化一脈,歷史淵源深厚、交往半徑相宜,京津冀區域產業的協調發展具有很大優勢。
提案指出,京津冀地區已基本形成了以北京為主中心、天津為副中心的陸海空綜合運輸網絡,為三地產業轉移和產業對接提供了可能。河北礦產資源豐富,北京教育、科技、人才資源名列前茅,天津科技成果轉化和工業制造能力強大,三地資源互補性十分明顯,合作可使資源得以優化配置,發揮出更大的資源效應。
但是,目前也存在著產業同構,產業互補性不強;產業發展差距加大與產業對接困難相伴而生,產業聯動動力不足,未能形成利益共同體;落后區域被動的研發、制造和地方保護加劇了惡性競爭;對已有重復建設整合的矛盾促使域內競爭加劇;落后地區承接產業轉移吸引力差與吸納產業的落后狀態循環;京津冀文化差異是導致產業對接及協同發展不暢的潛在因素等問題。比如,京津冀在資源、項目、投資等方面過度競爭,導致重復建設、產業結構趨同。三地已經在港口建設、汽車、電子、高科技研發等方面形成內部競爭等。
為此,提案建議,充分發揮政府在區域產業發展中的協調作用,逐步形成區域利益協調機制,協調區域內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產業政策等,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形成區域統一市場體系。加強市場不愿涉足的公共領域的跨區域協作上,主要指交通、生態環境、水資源等市場不愿意提供也無力推動的公益性項目。
合理引導產業梯度轉移。河北在第一產業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但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在產業技術層次上都與京津存在明顯的差距,京津冀應根據自身的比較優勢構建合理的產業鏈,以加快促進區域產業協調發展。河北要充分接收京津的產業轉移,產業鏈條應以電子信息產業鏈、汽車產業鏈、裝備制造產業鏈、冶金產業鏈、石油化工產業鏈等為重點。
京津冀一體化必須營造京津冀統一的市場環境,要保證各種生產要素通過市場自由流向報酬率最高的地區,保證各產業轉移主體能夠自主地選擇成本最低的區位,必須有發育完善的市場體系和統一的市場作基礎。因而,京津冀必須進一步完善市場體系,尤其要打破“地方保護主義”和壟斷,加快區域市場互相接軌的步伐。